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张作成(译) Ewa Doman'ska
机构地区:[1]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历史系,波兰波兹南761614 [2]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3期110-123,共14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文章反思了动物史这一新兴史学领域,并提出了动物史研究的主要论点与未来任务。文章的主要目标是明确苏珊·南斯主编的《历史中的动物》给动物史研究带来的新前景和可能性。这些研究前景和可能性体现在,从动物的视角理解动物中介(将动物看作认识历史的中介和历史中的行动者);在“以人类为中心”的档案中寻找动物的痕迹,并搜集有关动物记述的历史资料。文章还讨论了动物史研究在方法论上面临的困难,尤其是探索动物历史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合并的可能性。这篇评论思考了动物史研究如何推动学术界反思历史学的学科基础问题。一些学术反思来自于主张彻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其中许多是历史学家。这些学者不仅致力于将历史学与动物心理学、生态学、行为学、进化生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结合,而且对历史学科的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历史学家获得的建构过去知识的地位以及这类知识的认识论地位。在这种语境中,出现了若干问题:我们能否实现“物种间的能力”(埃丽卡·富奇的术语),以创造有关过去的多物种知识?对动物感知变化的研究能否帮助我们提出看待过去的非历史路径?我们能够以多物种的作者身份想象过去的解释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