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川 谭浩冬 肖俊杰 徐翔[1] 胡兰心 张雪飞 张宜 苏晨 杜俊锋 张宏宇[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重庆400042
出 处:《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4年第4期469-473,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究纳米炭染色对结直肠癌淋巴结示踪的规律以及对转移淋巴结检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及术前行肿瘤纳米炭标记的92例患者的标本。新鲜标本淋巴结按第一站、第二站及第三站分检,各站又分为染色组和未染色组。比较各组间及组内不同站不同染色程度淋巴结的差异。结果共纳入92例患者,共分检出淋巴结2859枚,其中转移淋巴结66枚(2.3%),未转移2793枚(97.7%);黑染淋巴结2167枚(75.8%),未染色692枚(24.2%)。淋巴结染色率从第一到第三站逐渐递增(P<0.017);第一站和第二站转移淋巴结的染色率比同站所有淋巴结染色率低(χ^(2)=23.959,P<0.001;χ^(2)=7.187,P=0.007),但在第三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5,P=0.283);第一站和第二站染色淋巴结转移率小于未染色淋巴结(χ^(2)=26.224,P<0.001;χ^(2)=7.520,P=0.006),但第三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2,P=0.267)。结论纳米炭淋巴结示踪效果随着淋巴回流逐渐增强。在第一站和第二站,其对于转移淋巴结的显示缺乏特异性,手术及分检过程中应更关注未染色淋巴结。在第三站淋巴结中,能够更有效地示踪转移淋巴结,可按染色淋巴结进行针对性地淋巴结清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