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一个心理学术语在汉语世界的百年流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枭语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159-159,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变态”一词自晚清光绪年间进入汉语心理学,20世纪10年代成为学科定名,迅速向大众话语渗透,这一过程是系统回溯近代心理学术与大众生活互相影响、共同变迁历程的巧妙切入点和生动案例,也折射出“赛先生”在中国现代化转型历程中的复杂角色。在学习舶来概念“变态”时,学者的理解可归纳为五种观点:长尾极值论、社会期望论、症状符合论、现实危害论、习惯破裂论。

关 键 词:大众生活 现实危害 社会期望 变迁历程 大众话语 心理学术语 符合论 光绪年间 

分 类 号:B8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