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萍
出 处:《国际儒学(中英文)》2024年第1期49-49,共1页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Confucianism
摘 要:传统的宋明儒学以心性为本体,确立了道德理性的绝对至上性,并且现实地引导了道德理性对情感欲求的统摄,20世纪的现代新儒学通过“返本宋明”延续了心性本体的传统,从而使道德理性主体在中国哲学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然而,这不仅将情感与理性置于对立紧张的境地,而且忽视了情感在心灵中的重要地位,贬低了情感欲求的现实合理性。历史上,明清儒家对宋明理学“以理杀人”的揭露,以及20世纪早期“反智重情”的思潮(如朱谦之的“唯情论”、袁家骅的“唯情哲学”等)都对此做了积极的批判,但这些批判并未真正撼动道德理性的主流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