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ologic and Reproductive Oncology
摘 要: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2020年全球185个国家约有573278个新发病例和212536个死亡病例[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是膀胱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原发性膀胱癌的70%。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NMIBC的主要方法。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NMIBC患者的5年复发率为31%~78%[2]。吉西他滨是NMIBC患者术后的一线化疗药物,研究表明,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即刻行膀胱内灌注吉西他滨药物化疗,可以降低5年复发率35%[3]。然而,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会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逐渐产生耐药性,进而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探索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免疫相关核心基因,旨在提高对吉西他滨耐药的NMIBC患者的精准治疗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