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Discussion on the Pedagogical Mea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文森[1] 龙安邦 Yu Wensen;Long Anban

机构地区:[1]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州350117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2期5-11,共7页

摘  要: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属性、立意和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在属性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使课程标准成为一门具有法规性质的实践性的“教育学”。在立意上,新课程标准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深入挖掘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综合性、成长性,注重课程对学生一般发展应做的贡献,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在结构上,新课程标准包含内容标准、活动标准、质量标准三大方面,其中内容标准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聚焦学科大观念,提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少而精、有机整合的课程内容;活动标准以育人方式变革为核心,突出学科实践,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提示、教学建议和教学案例等,加强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质量标准通过“单位”质量标准、学段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几个层次,努力让核心素养可见,确保和检验学习达成的水平和成果;核心素养贯穿、统领这三个方面,使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课程标准。

关 键 词: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 活动标准 质量标准 

分 类 号:G63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