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恒璐[1] Yao Henglu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2期20-39,共20页
摘 要:在21世纪“后调性”的音乐创作中,如何应用线性思维在纵横两方面进行多声部写作的探索,从应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原则的习惯性接受方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中国民族调式与“后调性”现代和声特点的多声部手法,使得作品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还具备“时代感”,是摆在每一位作曲家面前的新课题。与西方音乐中旋律与和声的关系不同,中国民族调式旋律除了五声性骨干音组成的旋律之外,所有的“偏音”应属于调式的构成音,而不是“外音”的概念。即使五声性和声与西方功能和声之间存在着共同解释的音阶级别,也不要直接照搬。理论相通不等于音乐的风格就能一致。照搬音阶中的功能级别,其结果就会否定了民族调式中偏音的存在,在和声功能级别中将偏音当作“外音”处理,直接损害了调式旋法中细腻的风格指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