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思维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要义  

Essentials of Harmonic Writing in Pentatonic Modes of Linear Think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恒璐[1] Yao Henglu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北京10003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2期20-39,共20页

摘  要:在21世纪“后调性”的音乐创作中,如何应用线性思维在纵横两方面进行多声部写作的探索,从应用西方传统功能和声原则的习惯性接受方式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适用于中国民族调式与“后调性”现代和声特点的多声部手法,使得作品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还具备“时代感”,是摆在每一位作曲家面前的新课题。与西方音乐中旋律与和声的关系不同,中国民族调式旋律除了五声性骨干音组成的旋律之外,所有的“偏音”应属于调式的构成音,而不是“外音”的概念。即使五声性和声与西方功能和声之间存在着共同解释的音阶级别,也不要直接照搬。理论相通不等于音乐的风格就能一致。照搬音阶中的功能级别,其结果就会否定了民族调式中偏音的存在,在和声功能级别中将偏音当作“外音”处理,直接损害了调式旋法中细腻的风格指向。

关 键 词:五声性调式和声 线性思维 声部进行 非三度叠置和弦 

分 类 号:J61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