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隐喻建构下的音声叙事——客家“埔寨火龙”仪式音声的隐喻性与文化认同  

Phonological Narrative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Symbolic Metaphors——The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ound of the Hakka"Puzhai Fire Dragon"Ceremon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钢芹[1] 董晓梅[1] Luo Gangqin;Dong Xiaomei

机构地区:[1]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广东梅州514000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粤东客家传统民间仪式音乐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GD23CYS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埔寨火龙”是中原舞龙习俗与客家本土文化互动、交融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舞龙文化,其仪式中的各类“非语言性”和“语言性”音声符号,背后隐喻了客家社会的族群历史、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结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埔寨火龙”仪式音声是客家人的一种“族性符号”,它隐喻了客家人的“中原文化情结”和“中原汉民身份”。但从音声符号的文本建构来看,“埔寨火龙”又是一种多重文化认同建构下的文化再造,其仪式音声的符号隐喻,折射了客家社会对族群、区域、国家的三重文化认同思想。

关 键 词:“埔寨火龙” 客家 仪式音声 符号隐喻 “族性符号”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J722.29[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