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凤 丁海健[1] 史春兰 赵建华[1] 

机构地区:[1]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224200

出  处:《江苏卫生保健》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JIANGSU JOURNAL OF HEALTH CARE

基  金:中央财政重大传染病防控补助项目。

摘  要:目的了解年龄、吸烟与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相加交互作用。方法2021—2022年在东台市4个社区35~75岁人群中选取调查对象,共8147人纳入调查,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年龄和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交互作用,计算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百分比(AP)和协同指数(SI)。结果心脑血管高危检出率为35.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高龄组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是低龄组的17.37倍(OR=17.37,95%CI:15.25~19.79),吸烟人群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是不吸烟的1.49倍(OR=1.49,95%CI:1.3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城乡、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BMI、中心性肥胖、饮酒等因素后,年龄和吸烟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与低龄不吸烟人群相比,低龄吸烟者(OR=1.79,95%CI:1.50~2.14)、高龄不吸烟者(OR=19.14,95%CI:16.53~22.16)、高龄吸烟者(OR=24.76,95%CI:19.58~31.30)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度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龄、吸烟同时存在时患心脑血管高危的风险高于两者单独存在(RERI=4.83,95%CI:2.55~8.00);年龄与吸烟的协同作用是两因素单独存在效应之和的1.26倍(SI=1.26,95%CI:1.16~1.35);全部心脑血管高危的人群中可归因于年龄与吸烟的协同作用的比例占19.51%(AP=19.51,95%CI:13.02~25.5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年龄和吸烟对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有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时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高于两者单独存在。

关 键 词:心脑血管 高危人群 年龄 吸烟 交互作用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