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建构  

"The Second Combin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Form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立新[1] Hao Lixi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10087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23年第12期51-58,共8页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建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1STA0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其中,“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历史延伸和文化拓展,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相互契合、相互融合,彼此互动、相互成就的,是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形成,在坚持文化自信自立的姿态和胸怀天下的视野的辩证统一中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产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具体形式,是“第二个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形态的具体表现。

关 键 词: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G122[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