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宇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2期109-110,共2页PHILOSOPHY DIGEST
摘 要:本尼迪克特曾将东西方的伦理形态归结为“耻感伦理”与“罪感伦理”两种模式,并指出,“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中国儒家文化传统存在着源远流长的耻感伦理,它不仅表现为主观性、否定性的道德情感与心理机制,更表现为安伦尽分之集体主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客观性伦理形态。耻感伦理成为传统儒家文化的基本元素,它在五伦关系的礼法秩序中,通过“耻感”的否定性制裁,驱使个体“成人”,成为社会期待的伦理角色,以塑造五伦和谐的伦理秩序;亦在仁德仁爱的道德意志中,通过“荣辱”的双向性激励,促使士人“至善”,不断向君子人格迈进,以证成天道秩序,实现王道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