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多模态气候语篇的意义建构——以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微博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军[1] 孟婷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近年,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微博超话社区作为网络热点话题的汇集地,充分体现大众对这一话题的关注。选取2022年9月2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官方微博发布的“气候行动周,倒计时1天”话题为研究语料,基于Halliday元功能理论和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理论,探讨语料中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分别实现意义与并构意义的方式。研究发现:在该多模态气候语篇的意义建构中,文字和图像模态通过互补下的强化-突出和强化-扩充关系、非互补下的交叠-冗余和内包-整体与部分关系共同构建该语篇的意义,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使命,从而唤醒并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多模态 元功能理论 视觉语法 意义建构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