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焦若水 高怀阳 Jiao Ruoshui;Gao Huaiyang
机构地区:[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兰州730000 [2]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研究甘肃基地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工作)》2023年第6期82-94,共13页Social Work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民族工作与社会治理的经验模式与创新路径研究”(22JD850017);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农村残疾人家庭实现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2jbkyjd004)。
摘 要: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是社会工作实践本土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现有研究对社会工作写作的关注不足。必要的写作、必要但仍不充分的写作、夸大(甚至是虚假)的写作构成了社会工作的写作图景,并非新管理主义和专业异化可以解释。基于“治理情境一专业应对”的分析框架,发现在项目制约束下,社会工作者将碎片化的活动以标准模式书写,不仅是科层制下问责与绩效呈现的层层镶套,也是社会工作机构应对“内卷”的主动选择。此外,规范书写也是展示和证明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性,争取专业承认和发展空间的举措。增强书写的主体性和专业自觉,推动社会工作书写发挥连接反思性职业和专业科学之间的建设性作用,是中国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