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墩头蓝染非遗研学课程的开发探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姬娜汐 梁瀚元 黄仲文 李佳佳 李琳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漫科学(科学教育)》2024年第5期248-250,共3页

基  金:2022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非遗研学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pdjh2022b0282);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8WTSCX065);广州美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库资助课题“基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下的新时代高校反邪教治理研究”(课题编号:6040922424)。

摘  要: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艺术振兴乡村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研学课程的开展对学科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在体现学科教育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非遗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凝结着深刻而独特的育人价值。文章结合三阶段模块化教学的建构思路,基于墩头蓝染非遗研学实际情况,采用调查法与实地考察法探讨非遗研学课程开发与研究。旨在积极发挥非遗美育作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美育赋能乡村、非遗研学课程提供可行的方法策略。

关 键 词:研学课程 非遗文化 艺术教育 乡村振兴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