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雪帆[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出 处:《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3期107-117,共11页Theory and Refor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2JJD630023)。
摘 要:治理概念的内涵和问题在行政学理论界有着广泛的讨论。但有别于通过文献整理或实践总结的研究方式,文章从行政哲学的研究脉络出发,基于后现代行政学的分析视角审视其中的逻辑悖论。文章遵循赫梅尔行政现象学的后现代分析框架推演出“什么都是治理”悖论的背后是治理网络实践中一系列人本主义行政学概念的“所指”与“能指”发生名实断裂,进而导致人本主义行政学概念的主体间性危机。当人本主义概念失去了其指代能力,人本主义和管理主义在知识论上的辩证对立关系就会被打破,理论概念的内在逻辑冲突由此产生。因此,研究行政概念的名实关系是未来发展行政哲学的重要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