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韦小娜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2年第25期76-78,共3页Literature Education
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近年来产生广泛影响的一部小说。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了人性的本质与救赎,文学与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恐惧、爱、愧疚、赎罪、交织成了这部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在《追风筝的人》中,胡塞尼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伦理图景,涵盖了主人公从阿富汗到美国之后伦理观的重建,具体展示了阿米尔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所做出的伦理选择。而文学伦理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要求文学须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来解释,解读文学作品,分析导致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并做出价值判断。本文将着重论述阿米尔移民后的伦理观重建过程,并以主人公阿米尔来到美国前后的伦理选择为主线,研究阿米做出这种选择的伦理环境因素,进一步分析这其中的伦理观的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