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靖野 SONG Jingye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西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文化主体性视域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RQD2022001)。
摘 要:作为本体论转向的代表学说,韦维洛斯·德·卡斯特罗的视角主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的核心主张。其一,基于民族志资料,视角主义描述了南美亚马孙印第安部落一种以“多元自然”为核心特征的神话学、萨满教和宇宙论模式;其二,通过发掘土著概念和思想体系,视角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多种人类学”的知识主张,其最终目标则是对土著的观点、地方性知识、野性的思维等现代人类学建立在“多元文化”预设上的规范认识进行彻底批评。针对视角主义的上述主张,佩德森和德斯科拉分别予以回应:前者的“自然之岛”理论提供了一种在民族志层面定义多元自然的替代模式,后者的“超越自然与文化”命题则诉诸结构主义的转换模型以捍卫人类学的知识一元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