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转向

作品数:92被引量:32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晓阳潘新和陈彪曹晗汤筠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动的疆域: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跨物种民族志书写
《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81-92,157,158,共14页李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参与式艺术‘协商性’生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EA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后人类主义理论日益影响当代艺术的观念与创作,社会参与式艺术以“跨物种民族志”作为新的书写方式,主张促进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传统意义上静态的“物质”被视作独立的行动者参与到艺术创作中。这一过程重新定义了艺...
关键词:社会参与式艺术 跨物种民族志 物质转向 本体论转向 跨物种协商 
历史街区的本体论转向——以“日常之物”建构差异性的秩序
《国际城市规划》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薛芃 
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2022XKRCW006)。
面对历史街区同质化发展的现状,学界已经广泛认识到了资本对历史街区的异化,并指出了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本文指出,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更加根本的原因在于:既有保护实践对“历史街区何以存在”这一本质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反思——“历史...
关键词:历史街区 本体论转向 自在差异 行动者网络理论 北京大栅栏 
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视角探讨时轮历宇宙结构
《西藏研究》2025年第1期75-87,158,共14页拉毛吉 
2021年度西藏大学配套与培育“提升”项目“科学哲学与科学史视野下的藏族天文历算”(项目编号:ZDTSJH21-09);2020年度西藏大学专项资金“苯教天文历算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基金配套项目,项目编号:19BMZ035)阶段性成果。
人类学、社会学应现代性而诞生。过去与现代、自然与文化、人与物成为人类学关注的焦点。在哲学领域,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现象学家和后现代主义学者都试图弥补主客体之间的沟壑,符号学家也曾尝试抛弃主客两极来解决这一困境。然而,无论...
关键词:时轮历 宇宙结构 人类学本体论转向 宇宙观 
“生命3.0”:人工智能奇点与风险叙事的本体论转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姜淑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字文明建设的数字资本风险防范研究”(23BKS13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我国数字文明建设中的数字资本风险防范研究”(GD23YMK06)。
对于何谓智能学界通常沿循“认知—模拟—建构”的哲学认识论线索进行框定。泰格马克的“生命3.0”将智能颠覆性地界定为实现复杂目标的能力,从而在目标论叙事的基础上将通常被视为“他者”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予以“同框”讨论,把人...
关键词:生命3.0 强人工智能 目标论 本体论 
新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模式的本体论转向及反思
《新闻前哨》2024年第18期57-59,共3页张顺军 张馨予 
湖南省教研教改重点项目“新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HNJG-2021-010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云平台的融媒演播直播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231001426274145)成果。
目前新闻学专业虚拟仿真项目建设的本体论转向主要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由“教”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却未能完全实现“学生为中心”的由“师”转“生”的教学本体地位的转换。这亟需对此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和辩证思考,从而不...
关键词:虚拟仿真 建设模式 本体论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 
生态民族志重构及人与动物关系反思——以阿拉斯加因纽特民族志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曲枫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爱斯基摩史前史与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8AKG001)的阶段性成果。
19至20世纪民族志写作以西方自然论或科学本体论为理论基础,动物的主体性缺失构成传统民族志的主要特征之一。早期阿拉斯加民族志秉承以人为主体、以动物为客体的传统生态观。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阿拉斯加人类学家安·菲纳普-里丹...
关键词:本体论转向 人与动物关系 叙事主体 菲纳普-里丹 关系生态 民族志重构 
生成式AI影响下的艺术媒介本体论转向被引量:2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汤筠冰 
媒介对现当代艺术的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再到当代的装置艺术,媒介成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其中,艺术媒介包含“材料”“媒材”“质料”等多种含义。从亚里士多德提出“质料—形式”...
关键词:现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本体论转向 AI技术 艺术媒介 数字化媒介 艺术作品 生成式 
“圆融”:超越本体论转向的一种可能被引量:1
《西北民族研究》2024年第2期37-48,共12页徐飞倩 梁永佳 
关于本体论转向的讨论,国际和国内学界很少有人通过转换“认识域”的方式尝试从总体上超越本体论转向。本文将中国佛教哲学的“圆融”概念吸收、转化为人类学本体论的理论来源,认为“圆融”概念有可能在当前西方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流行...
关键词:本体论转向 “圆融” 饮食观 宇宙观 
生成式AI影响下的艺术媒介本体论转向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汤筠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数字媒介语境下的艺术传播理论体系研究”(22BA023)阶段性成果。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
关键词:生成式AI 艺术媒介 艺术传播 本体论 
从“多元自然”到“多种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与卡斯特罗视角主义理论再检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宋靖野 
西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文化主体性视域下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RQD2022001)。
作为本体论转向的代表学说,韦维洛斯·德·卡斯特罗的视角主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的核心主张。其一,基于民族志资料,视角主义描述了南美亚马孙印第安部落一种以“多元自然”为核心特征的神话学、萨满教和宇宙论模式;其二,通过发掘土著概...
关键词:卡斯特罗 视角主义 自然 本体论转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