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静[1] 任忠诚 孟秋实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林业教育》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基  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高校实践育人课题“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效果分析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JYR2008。

摘  要: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日益受到重视,其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也更加突显。为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参与生态环保类活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环保价值发挥、学生自身科学性、响应地方需求、与时政有机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环保实践活动科技含量的提升方面;在育人效果方面,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情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效果显著,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效果较为明显,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素养的效果有限,增强学生写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较差。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开展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与专业学习缺乏结合,各类型活动的举办频次不均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活动的普及率和参与度有待提高。二是活动的管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畅,开展活动所依托的各类平台在沟通的有效性和顺畅度方面尚需提升;活动指导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机构参与和重视不够且与高校间未建立完备的合作机制;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学生在环保实践中“知行不一”,活动的育人实效欠佳。三是活动的保障力度不够,活动经费以学校和学院提供为主且不稳定,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投入的较少;而且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在参与活动指导和与学校共建活动基地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为此,提出完善和促进大学生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对策。一是积极探索活动内容的创新路�

关 键 词:大学生 生态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问卷调查 内容 管理 经费 考核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X-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