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出 处:《中国新通信》2024年第7期52-54,共3页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基 金:2022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2022MU039);2022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2022ZXKVC054);2023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24]9号516、华南农教[2023]68号)。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建设教育强国重要的体现。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的2018—2022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建设、数字资源、学生信息化素养、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体系,先采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测算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以此评价其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再采用泰尔指数及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我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及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向好,总体发展均衡度较高,但各区域间仍存在差异,且区域内差异对整体发展差异影响较大,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差异来源。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高的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增大,并且地区差异扩大,存在极化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