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3]国家信息中心
出 处:《传媒论坛》2024年第8期26-31,36,共7页Media Forum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媒介视角下西部乡村环境治理的共意动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XJA86000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视角下新时代陕西乡村环境治理的共意动员”(项目编号:2023M038)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目前,我国环境传播的话语研究集中在政策解读与媒体报道上,从公众视角出发的环境话语研究较少。因此,选择由主流媒体搭建的政民互动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作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9个部委的留言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同期出台的环境政策与公开文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环境信息的隐蔽导致公众在环境动员中处于被动位置,在话语体系中主体作用被遮蔽。再加之缺乏表达渠道与平台呈现,公众在环境话语体系的建构中长期缺席。政府应把握好环境传播中的信息主导权、话语主导权与处置主导权,扮演好环境目标制定者、环保任务分配者、环境资料收集者以及发布者的行动者角色;新闻媒体需发挥好媒体平台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共同帮助公众实现由被动转为主动接收环境信息,打破隐蔽的结构化信息壁垒,建构并完善我国公众环境话语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2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