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春艳[1] Song Chunyan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哲学与党史党建研究所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机融合智能的道德风险及其协同治理研究”(编号20BZX02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智能机器能否产生自我意识的争议反映出人们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担忧,ChatCPT的横空出世让这一问题的讨论再次升温。实际上,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对象,人在不同语境下产生的自我意识具有不同的含义。按照认知科学五层级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可能产生于任一层级,而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是人设计的功能,既是设计者意图的隐性表达,又是使用者体验的显性效果。虽然智能机器可以模仿各个层级的认知,但很难真正达到人类自我意识的水平。ChatCPT最大的进步是使得人机交互从人主动适应机器变成了机器主动适应人,但彰显出来的自我意识仍是人通过技术设计和人工干预实现的。为理性应对智能机器自我意识问题,哲学界应以反思能力为内涵重新界定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对智能机器的自我意识进行前瞻性伦理设计与人工反馈协同使用,并建立基于人类价值导向的人机协同演化关系。
关 键 词:智能机器 自我意识 认知层级 ChartGPT 人机融合
分 类 号:B842.1[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TP18[哲学宗教—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