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对抗式批评与宗法共同体——重审《白鹿原》阐释史上的几个命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杏培[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

出  处:《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107-109,共3页Literary Studies Digest

摘  要:一、儒家文化视角的生成逻辑及其叙事羁陈忠实坦言1985年是他的“写作的重要转折”。这年的11月,他完成了八万字的中篇小说《蓝袍先生》。1985年的《蓝袍先生》以及随后的《四妹子》,区别于陈忠实以往写作的地方在于,以前的作品是在现实层面铺衍情节塑造人物,而这两部作品则开辟了“从文化心理角度”去解析人物及其生活的新方式。从忠于现实表现到启用文化视角,从注重塑造人物性格到注重开掘人物的文化心理,这是陈忠实八十年代文学发生的巨变。

关 键 词:《白鹿原》 四妹子 陈忠实 阐释史 心理角度 儒家文化 对抗式 文化视角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