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史

作品数:87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忠沈杏培尚学锋武道房刘学锴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
《蒲松龄研究》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重要话题。本书正是通过对“异”这一话语的揭橥,将《聊斋志异》这部两百多年来广受欢迎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和深层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梳理了17-19世纪基于文学点评传统的《聊斋志...
关键词:叙事者 《聊斋志异》 蒲松龄 阐释史 深层意义 独特价值 性别错位 中国思想史 
“缘情绮靡”阐释史视野中的抒情传统问题
《学术研究》2024年第3期142-149,共8页周兴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范式重构”(20&ZD282)的阶段性成果。
西晋陆机在儒家“诗言志”经典话语之外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引起后人的激烈争论,构成了一脉贯穿古今的阐释史。在六朝初唐的贵族政治文化环境里,“缘情绮靡”是自觉的诗歌追求,甚至片面发展至淫放浮艳。盛唐时期发扬“缘情”精神,摈...
关键词:陆机 朱自清 陈世骧 “缘情绮靡” 抒情传统 
韩孟诗派最后十年的孤芳与微澜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17-217,共1页孙羽津 
联句创作是韩孟诗派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奇诡诗风的重要表征。综观《石鼎联句》千年阐释史,朱熹一魏源一派“去序考诗”的研究路径颇具价值。沿此详加统计分析,不难窥见韩愈联句区别于其他唐人联句的形式特征。
关键词:韩孟诗派 微澜 石鼎联句 阐释史 统计分析 重要表征 奇诡诗风 研究路径 
文化视野、对抗式批评与宗法共同体——重审《白鹿原》阐释史上的几个命题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107-109,共3页沈杏培 
一、儒家文化视角的生成逻辑及其叙事羁陈忠实坦言1985年是他的“写作的重要转折”。这年的11月,他完成了八万字的中篇小说《蓝袍先生》。1985年的《蓝袍先生》以及随后的《四妹子》,区别于陈忠实以往写作的地方在于,以前的作品是在现...
关键词:《白鹿原》 四妹子 陈忠实 阐释史 心理角度 儒家文化 对抗式 文化视角 
文化视野、对抗式批评与宗法共同体——重审《白鹿原》阐释史上的几个命题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7期167-176,共10页沈杏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民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平民文学史建构研究”(21BZW137)的阶段成果。
《白鹿原》无疑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现象级文本。这个文本自身的经典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吸引着人们久盛不衰的阐释热情。她的颇为艰辛而悲壮的创作历程、极富张力的文本世界、修改与评奖风波、“孤篇”压倒群英的孤绝气质,以及众说...
关键词:《白鹿原》 中国当代文学史 阐释史 孤绝 陈忠实 文本世界 对抗式 文本自身 
中国阐释学的早期空间及历史嬗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60-61,共2页刘成纪 
就中国阐释史来讲,“公共阐释”涉及中国传统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问题,而这一空间的形成和展开则进一步建基于中国早期文明如何实现了公共性。下面将以此为背景,对公共阐释在中国的历史发生及早期嬉变问题作出阐明。
关键词:公共话语空间 历史嬗变 阐释史 公共性 建构问题 早期 
《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
《新民周刊》2023年第20期79-79,共1页
“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重要话题。此书正是通过对“异”这一话语的揭橥,将《聊斋志异》这部两百多年来广受欢迎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和深层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梳理了17—19世纪基于文学点评传统的《聊斋...
关键词:叙事者 《聊斋志异》 阐释史 蒲松龄 深层意义 独特价值 性别错位 中国思想史 
文化视野、对抗式批评与宗法共同体——重审《白鹿原》阐释史上的几个命题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58-60,共3页沈杏培 
《白鹿原》无疑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现象级文本。这个文本自身的经典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吸引着人们久盛不衰的阐释热情。从文化角度“拯救”民族历史,以浓郁的地方村落经验为中国西部大地作传,用儒家文化为小说赋魅,这是陈忠实在这...
关键词:《白鹿原》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化人格 文学叙事 阐释史 陈忠实 宗法制 对抗式 
文化视野、对抗式批评与宗法共同体——重审《白鹿原》阐释史上的几个命题被引量:4
《小说评论》2023年第2期98-110,共13页沈杏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民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平民文学史建构研究”(21BZW137)的阶段成果。
《白鹿原》无疑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现象级文本。这个文本自身的经典性、丰富性与复杂性,吸引着人们久盛不衰的阐释热情。她的颇为艰辛而悲壮的创作历程、极富张力的文本世界、修改与评奖风波、“孤篇”压倒群英的孤绝气质,以及众说...
关键词:《白鹿原》 中国当代文学史 阐释史 孤绝 陈忠实 文本世界 对抗式 文本自身 
“五四”阐释史与现代中国的经纬——读李礼主编《觉醒的年代:1919年前后的中国》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4期132-136,共5页李浴洋 
据说,作为《历史学人》第2辑的《觉醒的年代:1919年前后的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觉醒的年代》)本拟在2019年“五四”百年时亮相。由于诸种缘故,才延至2021年问世。同年,讲述从1915年《青年杂志》(次年更名《新青年》...
关键词:山西人民出版社 《青年杂志》 革命浪潮 《新青年》 阐释史 觉醒 五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