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

作品数:1061被引量:57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运好顾农李剑清陈璐杨明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机《文赋》“心游万仞”与刘勰《文心雕龙》“神与物游”之比较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田裕晖 
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动力,艺术想象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都对艺术想象问题进行探讨且承继有自,但二者的逻辑起点有别,理论深广度也大不相同。陆机在《文赋》中对艺术构思中心物感应的过程进...
关键词:《文赋》 《文心雕龙·神思》 “游” 
陆机《文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许昌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王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释道视阈下的魏晋乐论思想研究”(18BZW004)。
陆机的《文赋》是以作赋的方式论述作文。在对“应”“和”“悲”“雅”这四个概念范畴进行逐一推导之后,各类文章弊病被悉数指出,人们内心的疾病也仿佛被逐个清除。带着澄心,陆机最后把人们从雅拉回到艳,从超越的形上境界返回到活色生...
关键词:陆机 《文赋》      
对偶的演进发展——以曹植、陆机、谢灵运的诗歌为例
《汉字文化》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戴云舒 
对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其演进发展在历代诗人的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曹植、陆机、谢灵运的诗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偶的演变发展过程。曹植诗歌对偶多是纯文字上的对偶,属于单一的主谓结构,对偶使用篇幅有限,不...
关键词:对偶 曹植 陆机 谢灵运 
晋唐之际“潘陆之争”演变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95-101,共7页林宗毛 
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宣和书谱》整理与研究”(2022AH051020);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文心雕龙》章句拾遗调解”(AHSKYY2023D061)。
长期以来的“潘陆”研究基本囿于“潘陆”文学方面的考察而无旁涉,其实“潘陆”之间,不仅有地理上的南北对峙,更有观念上的南北对立,加之二人嫌隙也与南北对抗有关,所以从陆机入洛开始,“潘陆”之间便展开了“潘陆之争”。随着西晋灭亡...
关键词:潘岳 陆机 “潘陆之争” 南北文统 
《文赋》与陆机身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4-64,231,共12页袁济喜 
西晋文士陆机在吴亡入洛后撰《文赋》,对于文学创作中涉及的诸环节进行了描述与演绎,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被刘勰所批评的“巧而碎乱”的不足之处,给后世的阅读与研究造成不少的争议。此外,关于此赋写作的年代一直存...
关键词:《文赋》 陆机 交游 风教 文心 
从传播视角观察陆机《文赋》的经典性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李制 
共青团陕西省委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查研究项目“转化与接受:面向新时代大学生文化培育的路径体系研究”(编号:20240501)的阶段性成果。
陆机《文赋》较早阐述了文学创作论,而其所论言意关系、“诗缘情而绮靡”等,已溢出文论范畴,深度介入书画论领域,被历代学者、书家奉为典范,从而在翰林墨苑广泛传播。立足于传播来看,可发现《文赋》的经典价值不止于说理切中关要或创制...
关键词:《文赋》 经典性 跨媒介 制赋论文 传播话题 
戴渊投剑
《初中生天地》2024年第32期16-18,共3页王慧洁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
关键词:陆机 游侠 商旅 
国庆溯源
《江淮法治》2024年第19期63-63,共1页钟芳 
丹桂飘香,金菊怒放,喜庆的十月在我们的翘首企盼中如期而至。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中华儿女欢聚一堂,共同为伟大祖国祝福。其实国庆作为一种节日古已有之,那么历史上的国庆节到底是何种状味?其由来和演变又是怎样的呢?国庆一词最早见于...
关键词:陆机 翘首企盼 五星红旗 国庆 
一句称赞改变两人命运
《风流一代》2024年第29期31-31,共1页王林峰 
陆机,字士衡,祖父、父亲都是东吴名将。东晋时,陆机才华横溢,以文学闻名于世,官至平原郡内史。《世说新语》记载,一次,陆机休假返回洛阳,乘船行驶至淮河上。当时这里活跃着一伙强盗为首的叫戴渊。
关键词:《世说新语》 陆机 平原郡 才华横溢 命运 
因枝振叶 沿波讨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指导
《七彩语文》2024年第38期18-20,共3页程春雨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西晋]陆机《文赋》前人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两种阅读方法--“因枝振叶”和“沿波讨源”。“因枝振叶”就是由...
关键词:《文心雕龙·知音》 《文赋》 南朝梁 《红星照耀中国》 沿波讨源 缀文者 阅读指导 陆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