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维嘉[1] Wang Weiji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出 处:《现代出版》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Modern Publishing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场域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学术图书出版变迁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3YJC860028);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4370104)。
摘 要:出版活动以“物”的形式为体现,但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物性的人类生产实践,出版史研究的“见物不见人”归根结底是研究者对作为一项人类活动的出版的认识存在偏差,忽视了出版物生产背后的人类社会关系。除了载体的物质生产过程的历史变化,出版“物”的到场与人的在场/不在场,以及人与物所处的社会历史场境,都应是出版史研究的内容。不同于中国书籍史偏重文献版本的学术传统,西方书籍史研究将以书籍为中心的编纂、生产、流通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不同参与者在相应经济、文化、社会条件下发挥作用的事实都纳入研究视域,对激发出版史学想象力起到重要补充作用,而书籍史研究中“过去何以成为过去”和“过去何以形塑今天”两种取向的差异,提示出版史可以通过对共时性结构的历时性研究还原人与关系的历史性在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