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存诗”的中国传统标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褚宝增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华诗词》2023年第8期57-58,共2页

摘  要:中国不同于西方可以“以文存人”。西方的“以文存人”指的是,当一个人创作出了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无论作者的人品如何,作品都能够存流下去,也就是作者以作品为载体随同存流下去。而中国的传统恰恰与西方相反,要求“以人存文”,若作者的人品不好,其作品再好也不应存流下去。“以人存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潜规则,早在南朝梁时的刘懿就已总结出“道沿圣以垂文”(《文心雕龙·原道》),近代李叔同也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林子青编《弘一大师年谱》第205页)。君子必须先树德而后建言。注重人品的儒家传统始终推崇“文以人传”,即“以人存文”,强调艺术的人文价值与影响。

关 键 词:中国传统文学 《文心雕龙·原道》 南朝梁 儒家传统 李叔同 存文 弘一大师年谱 潜规则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