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

作品数:111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静解学林罗成钱淑芳孙昌坤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治化还是词章?——试论《文心雕龙·原道》对《易》学表述的重构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颜婧 
《文心雕龙·原道》篇大量借鉴了《易》学表述,可分为两部分。其一重自然之道,偏重词章;其二讨论儒道,对应治化。这就形成了体用的二分。在《易》学的视野下,二者本为一体。就玄学而言,相较于其义理的体用如一,刘勰的论述形态不取王弼...
关键词:刘勰 《原道》 《易》学 治化 词章 
论“以人存诗”的中国传统标准
《中华诗词》2023年第8期57-58,共2页褚宝增 
中国不同于西方可以“以文存人”。西方的“以文存人”指的是,当一个人创作出了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无论作者的人品如何,作品都能够存流下去,也就是作者以作品为载体随同存流下去。而中国的传统恰恰与西方相反,要求“以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学 《文心雕龙·原道》 南朝梁 儒家传统 李叔同 存文 弘一大师年谱 潜规则 
《文心雕龙·原道》篇之义蕴探微
《语文学刊》2023年第1期1-5,共5页侯光耀 兰祥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及百年‘龙学’学案”(17ZD253)子课题“《文心雕龙》精义今释”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来对《原道》篇中“道”的内涵的解读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仅仅将之归于一家之说的见解都是有失片面的。结合《文心雕龙》全书去细究刘勰的思想,其所说之“道”应更近于魏晋玄学兴起以来所形成的融合儒道于一家的新“易...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原道 内涵 
潜体系中的内外双维探寻——《文心雕龙·原道》中“原”方法论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期170-172,共3页顾明玥 
《文心雕龙》作为我国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学界对其的研究多年热度不减,其中作为首篇的《原道》更是拥有极高关注度。该论文不同于以往研究对内容的偏重,而是另辟蹊径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原道》进行探寻。文章从“何物”(含义)和“何用”...
关键词:《文心雕龙》 《原道》 方法论 
自觉与自然之道:论《文心雕龙·原道》受《周易》的影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36-40,共5页王军涛 郭西梁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18@ZH003)。
《文心雕龙》诞生于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期。刘勰在创作过程中继承了前人对自然和文章的哲思,受到了《周易》的影响。《文心雕龙》中“自然”“天命”“太极”“神理”“道心”“神道”等含义是相似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原道 周易 自然之道 
《文心雕龙·原道》探原——“原道”传统与刘勰的突破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羊凌霄 
《文心雕龙·原道》篇与道家有莫大关系,其篇目体例(篇名、篇次与专章形式)源自《老子·道篇》《黄帝四经·道原》《文子·道原》及《淮南子·原道》等道家文献构成的目录传统。其“原道”思维及以“圣”为“原道”主体的做法也主要是...
关键词:《文心雕龙》 道原 原道 刘勰 
评述“文之为德也大矣”之“德”解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2期96-98,共3页桑婧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书,第一篇即为《原道》,是“文之枢纽”中的核心篇章。《原道》开篇一句即为“文之为德也大矣”,学者们各抒己见但尚无定论,尤其对该句核心“德”字的解...
关键词:《文心雕龙·原道》 “德”之解   
从《文心雕龙·原道》探析语文课程之源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146-148,共3页王依文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在语文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研究者不可避免面对语文学科之“源”、“本”问题,追根溯源地寻找语文课程的源流与本质,不仅能使教育者更深刻地理解学科本身,为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与内容选择提供有效之导向,更能...
关键词:《文心雕龙》 教育 语文学科 
两种“道”的辨析--《文心雕龙·原道》和韩愈《原道》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期121-123,共3页熊婉祥 
本文以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和韩愈《原道》的“道”为例,从内涵、思想来源、写作背景及目的这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明晰刘勰的“原道”思想并非是后世的“文以明道”和“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来源,其关联性和继承性是较小的。
关键词:《原道》 自然之道 “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 
浅谈“文道统一”中的寓言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2期53-54,共2页金蓉 
“文道统一”中的“文”是语言形式,“道”是思想内容,“文道统一”指的是文章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提出“文者以明道”;元代的郝经...
关键词:文道统一 《文心雕龙·原道》 柳宗元 寓言教学 形式和内容 语文教育 刘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