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作品数:972被引量:61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京钰王少良夏静朱汉民黄玉顺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综罗百代,重建道统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5年第4期24-25,共2页刘志坤 
魏晋以后,尽管儒教为主、佛道为辅的思想格局仍在,但儒家地位日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隋唐时期,道教和佛教大发展,当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韩愈《原道》)。如何斥佛老、复古道、崇儒学,就成了儒...
关键词:《原道》 儒家学者 隋唐时期 
春阳初生,养形顺气调心神
《大众健康》2025年第3期62-63,共2页卢嘉敏 董娟楠 梁永林 
春回大地,天地间阴消阳长,万物复苏。《黄帝内经》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界要协调统一,养生应顺应四季的变化。《淮南子·原道训》言:“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
关键词:《黄帝内经》 养生之道 养形 原道训 淮南子 心神 顺气 四时 
日本平安时代的菅原家族史考论
《西部学刊》2025年第1期129-132,共4页田家承 
日本平安时代的菅原家族起源于寒门,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崛起,最终在菅原道真时代迎来了家族的巅峰。然而,公元901年,菅原道真在“昌泰之变”中被贬为太宰权帅,流放九州岛,并在两年后含恨去世。他死后,朝廷发生了一系列灾异事件,菅原...
关键词:平安时代 菅原道真 藤原家族 摄关政治 
《黄帝内经》“太一”内涵发微
《中医学报》2024年第10期2064-2067,共4页杨丽 王德辰 刘思淇 李良松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GTB2017-170)。
“太一”是古代宇宙模型的理论总纲,是万物生成之源,也是贯通“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理念的基础。从神、精、道三个层面对《黄帝内经》中的“太一”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可知,“太一”总使心神,指挥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太一...
关键词:“太一” “太一”使神 “太一”生精 “太一”原道 《黄帝内经》 
《菅家后集》所见杜甫逸诗真伪考——兼谈九世纪杜诗东瀛初渐时之传播形态
《杜甫研究学刊》2024年第3期45-55,68,共12页陈翀 
被日本古人尊为“天神”的平安时期大儒菅原道真《菅家后集》卷头收有一首《自咏》诗,此诗在江户时期就已被林罗山等人相继指出为杜甫逸诗。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者仍将其视作菅原道真最重要作品之一,未对此诗之真伪予...
关键词:杜甫逸诗 菅原道真 林罗山 杜诗东渐 
中国古代诗赋文学的发展演变
《文史知识》2024年第9期102-111,共10页方铭 许悦 
中国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代表了中国古代用文字书写的最主要的形式。中国古代文学以六经为源头和典范,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以简洁典雅的文字,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记叙现实中...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化史 人生的思考 原道 文字书写 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诗 关注人生 
《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4期108-108,共1页彭春凌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由科学革命和生物进化学说所奠定的新的宇宙和人的观念,引动了宗教、伦理、美学、社会政治学说等诸领域的思想震荡、观念协商或革命。它们构成近代思想全球流动的内在驱力。
关键词:近代思想 社会政治学说 进化学说 章太炎 19世纪中期 
“圣人无名”与“作者曰圣”——《文心雕龙·宗经》圣人崇拜思想再探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58-62,共5页王康开心 
《宗经》作为《文心雕龙》继《原道》《征圣》后的第三章,其承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的释文征圣思想,对“学圣人以为文”这一主旨进行展开论述。其呈现了其在《文心雕龙》创作过程中圣人崇拜的潜在思想逻辑。观察《宗经》所...
关键词:圣人崇拜 《文心雕龙》 《宗经》 《原道》 
韩愈“原道”与“道学”运动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97-106,共10页董平 
贵州省2018年度国学单列项目“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历程”(项目编号:18GZGX05)研究成果。
12世纪下半叶以朱熹、陆九渊、吕祖谦为代表的“宋学”诸形态是导源于唐代韩愈的“道学”运动所达成的终极思想成果。“道学”运动的目的在化解特定时代背景与思想语境之下被领悟到的某种文化危机,回归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主体性,重...
关键词:韩愈 道学运动 宋学 主体性焦虑 语境突破 
论赋集与类书功能的趋同性--兼论赋集对类书的学习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4-120,共7页辛梓 
赋是适合分类辑录的文体。从《文选》赋以类相分开始,历代赋集编纂也多类分。部分赋集重选,学习《文选》赋编类以文附经;另一部分赋集则辑录求全、体量倍增,故亟需更圆融完备的体例。赋集与类书都“穷尽”文献知识,分类也多以物名类兼...
关键词:赋集 类书 分类 百科 原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