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平[1] Dong Pi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97-106,共10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贵州省2018年度国学单列项目“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历程”(项目编号:18GZGX05)研究成果。
摘 要:12世纪下半叶以朱熹、陆九渊、吕祖谦为代表的“宋学”诸形态是导源于唐代韩愈的“道学”运动所达成的终极思想成果。“道学”运动的目的在化解特定时代背景与思想语境之下被领悟到的某种文化危机,回归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主体性,重建以道一性之本原性同一为基础的关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根性,体现为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根本主题。“道学”运动以儒学经典文本体系的重构为显著特征,以儒释语际困境的突破以及话语体系的转换为基本方式,以体用一源的思想一实践体系建构为终结形态,终于展开为“理学”“心学”“历史哲学”,是为“宋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