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静[1] 丁华钟 Yang Jing;Ding Huazhong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11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1137
出 处:《浙江学刊》2024年第3期223-231,共9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医生命伦理思想史研究”(21BZX1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关涉生命境况、生命目的与生命价值的生命伦理之维解读《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厘清这一线索,从逻辑起点与生成条件出发,探析《资本论》内蕴的生命伦理批判,通过对实然的批判与应然的揭示,可概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性”是造成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直接原因;工人之于资本家只是其畸形短命的“生命资本”、人格化的“劳动时间”以及驯顺的“人身材料”;生命生存质量决定生命伦理样态,对生命本体的尊重与肯定是生命伦理得以张扬的逻辑前提;拜物教是对生命伦理的物化与消解;无产阶级革命是生命伦理得以有效保障的根本途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生命伦理的最高旨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