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261053 [2]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年第4期558-564,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011);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20316);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WS205);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4LK08)。
摘 要: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其目前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仅有60%能够幸存,并且37%—78%的幸存者会伴有吞咽障碍[2],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虽然大多数患者的PSD能够自发改善,但仍有11%—50%的患者,其PSD在脑卒中发生6个月后长期存在[2—3]。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最容易引发吞咽障碍,若未能及时提供正确的干预措施,甚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进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产生心理和情绪障碍,甚至死亡率增加。
关 键 词:吞咽障碍 脑卒中发病率 吸入性肺炎 居民死亡原因 刺激方式 脑卒中患者 情绪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