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的不同刺激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锦超 张承栋 雷俊芳 骆美伊 汤继芹[2] 

机构地区:[1]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261053 [2]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出  处:《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年第4期558-564,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011);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220316);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WS205);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4LK08)。

摘  要:随着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其目前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仅有60%能够幸存,并且37%—78%的幸存者会伴有吞咽障碍[2],称为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虽然大多数患者的PSD能够自发改善,但仍有11%—50%的患者,其PSD在脑卒中发生6个月后长期存在[2—3]。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内最容易引发吞咽障碍,若未能及时提供正确的干预措施,甚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进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产生心理和情绪障碍,甚至死亡率增加。

关 键 词:吞咽障碍 脑卒中发病率 吸入性肺炎 居民死亡原因 刺激方式 脑卒中患者 情绪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