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黑格尔感性意识概念的批判与重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晓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5期8-12,共5页Aesthetics

基  金:2022年度复旦大学“泮林望菁”研究生创新计划一般项目(2022FDMYC06)研究成果。

摘  要:黑格尔将感性作为意识发展的初级阶段,感觉确定性就是“这一个”和“意谓”。在批判黑格尔感性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感性意识是人的感性意识。感性作为世界自身的反映,即时间的形体化,使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相分离。在存在与本质的矛盾运动中,感性意识成为自然界的呈现方式。感性意识就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的感性意识开始。

关 键 词:感性意识 黑格尔 感性原子 社会主义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516.35[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