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苏民[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哲人,从严复、梁启超、王国维一直到毛泽东、钱锺书等人,都有一个光辉思想,即“学无中西”,认为无论中西,科学和哲学的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而所谓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但具体地说,中国哲学主体性的确立又十分不易,不仅要在逻辑学理上说得通,更要有科学家式的严正的专业良知,有祛除一切假大空之说的“疾虚妄”精神,有真正知己知彼、学贯中西的学养,有以此为支撑的学术鉴别力和判断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