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冬玲 刘旭玲 方艳梅[1] 萧松建[1] 黄辉涛 LONG Dongling;LIU Xuling;FANG Yanmei
机构地区:[1]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珠海519000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24年第4期380-384,共5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珠海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ZH22036201210189PWC)。
摘 要:目的对珠海市2013—2021年不同来源分离的创伤弧菌病原学特征与种群进化进行研究,初步建立该菌在本地的病原学特征数据库。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离鉴定不同来源的创伤弧菌,采用PCR技术对119株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vcgC/E)、生物型(BT)和血清分型(SerE)的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菌株分子分型,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菌株二代测序,构建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进化树,分析菌株的种群进化特征。结果119株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基因vcg C/E和16S r RNA A/B分型结果显示共有5种型别,分别为CB型(104株,87.40%)、CA型(4株,3.36%)、EA型(4株,3.36%)、EB型(1株,0.84%)和CAB型(6株,5.04%);生物分型分为BT1型(109株,91.60%)和BT2型(10株,8.40%)。PFGE聚类呈现多样性,显示119株创伤弧菌可分为108种PFGE分子带型,相似度61.1%~100.0%。119株创伤弧菌通过cgMLST分析,共分为5个分支。结论珠海市2013—2021年不同来源创伤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型以CB型为优势型别,生物型以BT1为主。不同来源的创伤弧菌菌株遗传进化弥散性高,临床病人中分离出来的菌株有聚集成簇的现象,提示可能来源于同一克隆,遗传高度相关。
分 类 号:R117[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