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闻达 Wen D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215123
出 处:《现代大学教育》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 金: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项目编号:FRF-BR-23-06B。
摘 要:奥克肖特的《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中隐含着他对道德准则和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其中《巴别塔》一文影射的道德教育理念构成其教育哲学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是基于社会生活的教育,旨在规范、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礼俗道德与完善道德的关系是道德生活的重要问题。奥克肖特将礼俗道德解析为情感与习惯的道德,又视完善道德为改良与规整的道德。近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泥淖在于礼俗道德与完善道德的定位失衡,表现为完善思维优先于道德实践,通过改善、优化行为规范准则来弱化礼俗传统的承续价值。奥克肖特一边创构沉思和想象的礼俗性道德教育,一边勾勒礼俗传统与完善思维联结共生的道德教育的可能形态。其道德教育的愿景旨在将礼俗传统和行为习惯复归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内源性条件,以愉悦的情感暗示去牵制、淡化完善思维的极端理性,从对技术规则与应用效益的鼓吹闭环中突围出来,绘制融洽的公共关系道德图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0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