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肾腺瘤3例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杉杉 陈伟飞[1] 

机构地区:[1]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

出  处:《浙江实用医学》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3例(56岁、64岁、65岁)后肾腺瘤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镜检示3例样本细胞形态单一,呈小腺管状、乳头状排列,且肿瘤界限清晰,核分裂未见,病例1囊壁见瘤细胞增生,病例2局灶可见钙化。免疫组化示3例样本均表达WT-1、CK、Pax-8、CD57,均不表达CK7、EMA、CD10,Ki-67和P16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2例表达Vimentin。3例标本均未发现7号染色体和/或17号染色体扩增。BRAF基因V600E突变病例1未检测到,其他2例均检测到。结论 后肾腺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肾原发性上皮性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病理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加强免疫组化染色、Fish检测、BRAF V600E检测等有助于后肾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 键 词:后肾腺瘤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分子遗传学 

分 类 号:R737.1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