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建立[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60-62,共3页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朦胧诗’论争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ZW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文学中的地方材料整理”能成为今天会议的议题,可能还是和“历史化”研究热潮有关联,或许可以看作“历史化”的落“地”。在2019年杭州师大的“历史化”会议上,我提出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和现代文学研究的“古典化”1看上去有些类似,先是现代文学研究学习古代文学研究重视文献史料,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学习现代文学研究的“古典化”也重视文献史料,但我认为二者的理论背景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一不同即是当代文学的“历史化”是在后现代理论热潮之后发生的,它虽然也强调文献的整理和使用,但在起点的位置上,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就有着明确的后现代理论自觉。2比如不是将文学知识作为客观真理而是作为观念建构的产物,比如相对于文学史真相更重视文学史叙述,比如研究者强调要将自身和研究对象“历史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