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姿态放低了,反而可能收获更多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傅小平 阿来[2] 

机构地区:[1]文学报社 [2]四川省作家协会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摘  要:一、批评家做批评吧,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社会学、人类学的观察视角,显然让文章更有开阔气象。相比而言,我们读到的大多数批评文章都是为批评而批评,都只是在一个比较狭窄的专业领域里打转。你强调作家创作要“上天入地”,我也关心批评家是否得有,或怎样能有这般的襟怀和气度?

关 键 词:批评家 批评视角 批评对象 作家批评 观察视角 文学创作 文学性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