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

作品数:80被引量:9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作家协会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文学演讲蘑菇圈《尘埃落定》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省情》《中国职业经理人》《文艺争鸣》《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批评姿态放低了,反而可能收获更多
《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傅小平 阿来 
一、批评家做批评吧,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
关键词:批评家 批评视角 批评对象 作家批评 观察视角 文学创作 文学性 
文学写作,怎么能不重视语言?
《文艺争鸣》2024年第3期87-98,共12页傅小平 阿来 
一、不重视语言,就讲主题、结构,也太表面化了傅小平:说你是全能型作家或许不够严谨,但你确实在各个文学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毫无疑问,你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说上,但你也写了大量用你自己的话说是“在诗歌与小说之间”的散文,写了...
关键词:文学写作 创作实绩 电影剧本 评论性 全能型 表面化 语言 
写《云中记》不能是把新闻转化成小说的样子
《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118-135,共18页傅小平 阿来 
傅小平:没细读《云中记》之前,我想当然以为这是一部写汶川地震的小说,我疑惑你写一场地震也能写出这么大的体量。等从头到尾读完,我才发现与其说这部小说写地震本身,不如说地震是引子,是关键的时间节点,或说是构成整个故事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故事 汶川地震 云中 时间节点 
坚持文学品位,维护文学和文学奖的纯粹性
《青年作家》2022年第11期164-176,共13页阿来 
我今天来想谈点感想,但不以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身份,而是我参与了若干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以评委会主任之一的身份。首先,这个奖从第一届办到第七届,确确实实非常感谢成都市委市政府对这个奖项以及从这个奖项衍生出来的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
关键词:青年作家 作协副主席 纯粹性 文学品位 龙泉驿区 文学奖 奖项 身份 
真实感是出发点,但不应该是目的地
《文艺争鸣》2022年第9期69-85,共17页阿来 傅小平 
一、我们习惯于以爱故乡的名义,把所有的感情都一笔带过傅小平:谈到非虚构,我就想,散文一般来讲不也是写真材实料、真情实感?你觉得有必要在散文跟非虚构之间做一个严格的区分吗?阿来:当然要区分。散文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虽然它...
关键词:非虚构 阿来 真情实感 约定俗成 真实感 目的地 散文 
我对乡土文学的一点浅见被引量:4
《小说评论》2022年第4期83-85,共3页阿来 
写作三十多年,我从来没有整体性地思考过乡土文学问题,甚至没有想过什么是乡土文学。思考这样的问题,要求人换脑子,换思路与写小说需要的那种从一种语调,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进入状态的路径相反,需要一系列作品的系统阅读来支撑,再从这...
关键词:乡土文学 进入状态 整体性 标准 
生态,我们的现在与将来
《绿叶》2022年第6期19-20,共2页阿来 
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与大家一起讨论生态与环境保护这样严肃有趣的议题。临行前,有同行说,你这是跨界了,从文学跨界到科学和社会学。我个人倒是没有跨界的感觉。一者,从根本上讲,人本身也是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地球生物圈的基本成员:...
关键词:地球生物圈 科技进步 自然演进 生命共同体 生态与环境保护 跨界 生产与消费 社会学 
只有跟人发生关系,背景才是真实的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2年第5期127-135,共9页阿来 傅小平 
傅小平:这次我们就从《机村史诗》开始谈起,虽然读者最想先听你谈谈《尘埃落定》《机村史诗》确实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但以我的阅读感受,它其实在一些方面超越了《尘埃落定》。单从主题上看,我就赞同李敬泽老师说的,它以巨大的体量,撑...
关键词:阅读感受 李敬泽 《尘埃落定》 老师 史诗 
寻金记
《小说选刊》2022年第2期4-16,共13页阿来 
1、大金子一场急雨。晴空中飘来一团如山的乌云,乌云从上端塌下来时,其中蓄积的能量就弄得山谷中雷鸣电闪。西面山上的栎树林、石崖、石崖上悬挂的飞瀑都还被太阳照着,山峰后的天空也还一片湛蓝,谷中的露天金矿上却雨脚如注。一道道闪...
关键词:蓝色火焰 石崖 闪电 
国家语境与南江叙事——《米仓古道文丛》序
《青年作家》2022年第1期110-113,共4页阿来 
在我的个人认识中,位于川东北的南江县因光雾山的奇险旖旅,米仓道的纵横通衢,乃至曲径分岔,给我留下了其乃川陕门户、巴蜀北去中原必经之地的地理认识;还有,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建立过苏维埃政权,成千上万的南江...
关键词:革命战争时期 苏维埃政权 历史人文 红四方面军 南江 米仓道 川东北 民俗风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