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近代中国的出场——以1918-1919年《新青年》灵学批判为中心考察  

"The Second Combination"and the Appearance of Marxist Atheism in Modern China:An Investigation Focused on the Criticism of Spiritual Studies in New Youth in 1918-19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艳 胡朝阳 Liu Yan;Hu Chaoyang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科学与无神论》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Science and Atheism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重大项目“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021mgczd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18-1919年间,陈独秀、陈大齐等新文化倡导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对灵学思潮展开了三次集中批判,这个过程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无神有神斗争的传统以及兼容并包的文化特性,其中所蕴藏的重人轻神观念、无神论思想、反伪科学态度等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特征有着相契合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中国近代正式出场提供了可能.

关 键 词:《新青年》 灵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 类 号:B91[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