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帅 Han Shuai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030031
出 处:《历史档案》2024年第2期68-76,共9页Historical Archives
基 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北部边疆地区总督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W057。
摘 要:边才指熟习边务、娴于军旅之人。明代颇重边防,自嘉靖“北虏”横行,朝臣屡有荐举边才的做法,至万历东征、明末辽东乱局,对于边才需求甚殷而荐举边才更频,乃至设有“边才簿”予以登记。荐举边才人数趋多而门槛愈降,使废闲官员、中下层官吏得以借边才一途登进,而边才中虚名谈兵者、标榜骑射者众多,亦透露出边才荐举的名实难符。边才难得,明人遂通过趁早储养边才的苗子并予以专业化培养、优擢久任边吏、任用边人等办法,培养出一大批知名边才。但在边才的任用上,明廷给予边才的施政环境较为局促,边才受到的摧抑较多,并未能使其充分施展才华以挽救明朝的危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