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丹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际汉学》2024年第3期135-135,共1页International Sinology
摘 要:美国当代汉学家高彦颐(Dorothy Ko)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历史系,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高彦颐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明清史、妇女性别史、科技史、视觉文化及物质文化史等领域,撰写了一系列代表作,如《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等,而明清时期的江南才女文化研究是高彦颐的研究重点。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中国史学界还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领域,妇女往往是以一种“受害者”的文学形象出现在历史的洪流中,且被历史研究不断强化。例如陈东原在1928年所著的《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中曾言:“我们妇女生活的历史,只是一部被摧残的女性底(的)历史!”这是关于中国妇女史的第一部系统性论著,对于后来的中国妇女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彦颐认为,在当代中国和西方,对20世纪前中国女性的印象仍停留在鲁迅和陈东原等作家勾勒的关注点、价值和专有词汇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