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辩护规范化路线的哈贝马斯式转向  

A Habermasian Shift in Approaching the Normalization of Moral Justific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志坚[1] Zhao Zhijian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式建构主义的元伦理学研究”(编号19CZX05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用普遍规则来规范日常道德辩护的诸多成分,使其摆脱经验性限制以保证得到辩护的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这是道德辩护规范化的任务所在。基于日常道德辩护的属人成分不具有对应的普遍规则这一假设,语义一演绎道德辩护观选择抽象掉这类成分的“抽象化”的规范化路线,但也因此陷入独断主义等困境。相反,哈贝马斯则主张这类成分也具有对应的、可由形式语用学予以重构的普遍规则。据此,他选择保留这类成分,并运用包含这类规则在内的普遍规则系统将日常道德辩护加以“理想化”的规范化路线。道德辩护规范化路线的这种“理想化转向”,归根到底是其沟通理性理论在道德辩护观上的体现。

关 键 词:道德辩护 抽象化 理想化 哈贝马斯 沟通理性 

分 类 号:B8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