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俞润青
机构地区:[1]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4年第23期54-57,共4页
摘 要:山本日下(1725—1788),日本江户中期儒者,作为土佐藩佐川町家塾名教馆首任学头,振兴了佐川町儒学教育。其著作《论语私考》不仅是《论语》海外流变过程中诞生的日本本土化注释本,亦充当了江户中后期土佐藩教育中的重要儒学教材。本文从其《论语》注释《论语私考》出发,考察其管仲论,剖析其“仁”思想,借以管窥江户地方儒学教育的实际内容。从日下的“管仲”论可知,日下反对王肃及宋儒为管仲失义做辩护,忠于《论语》原文、不为强解、维护孔子本意,坚持孔子对管仲是否践行“君臣之义”持否定态度,而管仲之“仁”在于其“立功之仁”,其目的在于“奉己”,但同时日下又有意调和管仲“失义之不仁”与“事功之仁”的关系,认为德性义上的“失义之不仁”与效果论层面的“事功之仁”虽无法抵消,但亦可共生共存,日下之管仲论乃基本脱离政治伦理之范畴,将众德与功绩囊括于“仁者,善之统名也”的重要尝试,亦反映出其尝试缓解传统朱子学及古学派思想之矛盾的倾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