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一帅[1,2] Li Yishuai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196-216,共21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域外鲁迅传播和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ZD33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29年俄语版《阿Q正传》问世,身为汉学家的译者王希礼认为鲁迅是当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但他批判鲁迅逃避革命,把他定性为“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时代苏联学界对鲁迅的认识。1930年代,随着苏联国内政治局势的转变,翻译了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鲁迅在苏联学界的身份定位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无产阶级翻译家、作家”的头衔。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无产阶级思想受到法捷耶夫等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的认可,成为“中国的高尔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