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永昶[1,2,3]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系 [3]南京影视家协会
出 处:《人民论坛》2024年第11期46-50,共5页People's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影像传播情境的铺展,AI“复生”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形式上突破生存与死亡的阻隔是AI“复生”的结构性特征,其实也是属于人类集体的心理需求与个体的情感需求;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AI“复生”有了将需求与供给联结的可能。当下,AI“复生”模式大体有动图单向呈现模式、虚拟情景再现模式、类智能交互模式等,出现了实验室场景、公益性质场景、商业性质场景等不同的实践应用场景。AI“复生”的社会影响涉及情感层面、伦理层面、法律规制层面,其未来形态也会影响到世界观层面,需要对其进行辩证的前瞻性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