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昶

作品数:100被引量:1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视剧《良友画报》视频现实主义中国电视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战线》《编辑之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电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故事表达:2024年国产剧集创作述评
《中国电视》2025年第2期9-18,共10页刘永昶 汤敏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的研究成果。
2024年国产剧集创作继续呈现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革命题材剧集创作显现出恢宏广阔的叙事格局,题材领域涵盖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历史时期,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审美体验;现实题材剧集创...
关键词:电视剧 网络剧 革命历史 现实主义 中国故事 
流动的“地方”:影视剧文旅的意义生产与传播逻辑
《视听界》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刘永昶 
任何影视剧的生产都有着不言自明的“地方”属性。创作者的地方经验,影像的“在地”拍摄,受众的地方想象,交错成影视剧文本的“地方”结构。在“地方”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中,从“地方”到“无地方”的迁变悄然发生,一次次奔赴“地方”的...
关键词:影视剧 “地方” 文旅 网络传播 
双向交互:文学图书短视频内容生产及传播被引量:2
《中国出版》2024年第17期15-20,共6页刘永昶 尹心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阶段性成果。
在视觉时代,文学与影像形成有机的联结,一方面文学跨越纸质媒介以短视频的形式获得了视觉化呈现,另一方面影像从文学中汲取养分从而表现出文学的气韵。文学图书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讲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故事、图书出版的幕后故事和...
关键词:文学图书 短视频 内容生产 传播 营销 
人工智能“复活”技术的兴起、类型及社会影响被引量:2
《人民论坛》2024年第11期46-50,共5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阶段性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影像传播情境的铺展,AI“复生”渐渐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形式上突破生存与死亡的阻隔是AI“复生”的结构性特征,其实也是属于人类集体的心理需求与个体的情感需求;在技术...
关键词:AI“复活” 人工智能 情感需求 伦理挑战 
从大众审美到分众审美:论近年来剧集美学特征的流变被引量:1
《中国电视》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优秀的剧集一方面不断成为大众文化的热点现象,另一方面也不断在不同的领域中集聚出新的审美特质,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在剧集形制、文本叙事以及影像表达的不同选择上,无论是单元剧、迷你剧等短剧集形态作品的不断涌现,优...
关键词:电视剧 网络剧 美学特征 流变 
群花照眼新:2023年国产剧集创作述评
《中国电视》2024年第4期4-11,共8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的研究成果。
2023年的国产剧集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良性竞争态势,生产主体多元,作品类型丰富,精品力作迭出。革命题材剧守正创新,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探索革命历史与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联系;现实题材剧标新创异,集体呼应着火...
关键词:创新理念 现实主义 媒介融合 
AI“复生”:一种数字生命的生成、可能及其文化逻辑被引量:8
《传媒观察》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的研究成果。
AI“复生”因人类巨大的心理渴求和愈来愈迅猛的技术迭进,已经在我们的生活界面中有着或隐或现的表达。一部媒介发展史体现着人类与时间抗衡的木乃伊情结,所有媒介其实都是不同层阶的、或微观或宏观的人类“生命”载体。生命必须转化为...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数字生命 “复生” 文化逻辑 
《简牍探中华》:文字的光芒照亮历史现场
《电视研究》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阶段性研究成果。
《简牍探中华》以刻在简牍上的文字为表现主体,联结久远的历史与生动的现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本文认为,《简牍探中华》既有基于历史真实的戏剧化叙事,也有古今交织的融合式影像表达,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简牍探中华》 传统文化 戏剧叙事 
大视听生产与传播的系统生态探析
《中国电视》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刘永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的研究成果。
大视听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已然显现出来的系统形构。我们可以从主流媒体的协同联动、视听文本的时空共生、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传播格局的内外一体等途径展开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设,进而优化大视听格局整体的系统生态。各层级广电媒...
关键词:大视听 生产与传播 系统生态 
“流动”的电视: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形态重组与再塑被引量:1
《当代电视》2023年第8期30-35,72,共7页刘永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9)。
作为最具现代性特征的媒介形式,电视自身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现代性推进的冲击。技术赋予了现代性“流动”的表征,而电视也正处在一个“流动”的过程中。它的媒介边界从清晰转为模糊,它的媒介偏向从空间转为空间与时间兼具,它的传播形态...
关键词:电视 现代性 流动 媒介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