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岩 Wu Yan
出 处:《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1期8-10,13,共4页Science Writing Review
基 金: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文与创新文化研究中心”支持。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科幻领域酝酿着从鲁迅先生开始倡导科幻文学之后的第二次革新。这一次,作家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到文学复苏的强大动力,希望科幻小说能跳出科普的范畴,从更广泛的时空反映人类的生活状况。在围绕着《十万个为什么》最初版形成的编写者群体中,叶永烈、萧建亨、童恩正、刘兴诗等纷纷把写作的重点转向科幻。而早就在文学界具有一定地位的郑文光,也恢复了创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