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艺

作品数:70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利芬王洁刘树勇马国芳厚宇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学文艺”与改革开放后类型文学预案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尹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项目编号:18ZDA266);山东大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专项项目“当代文学期刊与文化繁荣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RWZX27)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与文学之关系,早在新文学发生前就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借科幻之力,寻新民之境,传政治理想。目的是使人脱离眼前的世界,而进行思维的拓展,从而认可更加先进的制度设计。无论是传入我国的较早的科幻译本《八十日环游记》 《月...
关键词:月界旅行 类型文学 科学文艺 科幻 改革开放后 新文学 《八十日环游记》 《地底旅行》 
科学童话:中国科学文艺的下一个增长点
《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3期5-7,22,共4页吴岩 
近年来,我国的科幻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本土作品不但获得了国内读者的青睐,也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过去100多年先辈开创的科学文艺事业中不只有科幻文学,还有许多与科幻具有同等发展潜力且作用巨大的文类,需要大家努力振兴。科...
关键词:文艺事业 科学童话 当代科学 科技创新成果 科幻文学 国内读者 科学文艺 国际竞争 
科学童话的时代特征——以《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精品书系》为例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甘圆圆 杨晓林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科学童话也有着长足的发展,在创作上展现出了许多新兴特征,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精品书系》丛书遴选了我国科学童话发展史上的经典作品,并用旧文新注等形式为它们作了新时代的阐释。...
关键词:科学童话 时代精神 多元化 角色塑造 “物性” 
又一颗充满幻想的大脑休息了——怀念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首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获得者金涛
《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1期8-10,13,共4页吴岩 
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文与创新文化研究中心”支持。
20世纪70年代末,科幻领域酝酿着从鲁迅先生开始倡导科幻文学之后的第二次革新。这一次,作家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到文学复苏的强大动力,希望科幻小说能跳出科普的范畴,从更广泛的时空反映人类的生活状况。在围绕着《十万个为什么...
关键词:科幻小说 科学文艺 科普作家协会 叶永烈 刘兴诗 郑文光 科幻文学 创作奖 
马识途论科学文艺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艾莲 
在新时期全国性科学文艺热潮中,马识途的相关文论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马识途重视科学文艺的科普功能,与他的科学文艺作家论、作品论、题材论、体裁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的科学伦理观、科学文艺价值论也因此具有人本主义的色彩。重温...
关键词:马识途 科学文艺 科普功能 科学性与艺术性 
苏联科学文艺与“十七年科幻小说”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王都 
“十七年”期间,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制深受苏联影响。从晚清传入中国的科学小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历史性地转变为一种基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文学规范的“十七年科幻小说”写作范式,这一文学类型与当时苏联科幻小说和科学文...
关键词:伊林 苏联科学文艺 十七年科幻小说 叶永烈 郑文光 
中国科幻杂志的早期翻译活动研究:以《科学文艺》(1979—1988年)为对象
《科普创作评论》2023年第4期43-53,共11页管浩然 余泽梅 
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最早的科幻杂志《科学文艺》在四川创刊,开启了中国科幻的杂志时代和科幻文学的翻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科幻文学与翻译场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科学文艺》十年间收录的汉译外国科幻小说为研究...
关键词:《科学文艺》 科幻杂志 翻译活动 中国科幻文学史 
仰望星空一一我亲历的中国科幻(节选)
《科幻世界》2023年第11期95-97,共3页杨潇 
《科学文艺》1979年,四川的《科学文艺》杂志创刊了。该刊一创刊就有十五万册的销量,1980年初曾达到二十二万册。我买来《科学文艺》创刊号,认真看了创刊词,心里有一些萌动。当时,我在成都719厂设计科当助理工程师,成天对着机器调试检测...
关键词:工作单调 科学文艺 仰望星空 杂志创刊 亲历 创刊号 征求意见 
“中国科学文艺”传统的建立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年第2期129-147,共19页周小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外国儿童文学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9BZW14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科学文艺”有着自身的传统,它发端于20世纪初,经过了从“科学文学”到“科学文艺”的概念演变,最终形成了科学性、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三结合宗旨,以及包容“文学”和“艺术”的丰富多元类型。这是一个借鉴外国资源又有中国主体性、...
关键词:中国科学文艺 传统 科学性 思想性 文学性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和文艺的融合——科普泰斗高士其的创作之路
《科技导报》2022年第23期115-120,共6页陈晓红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创作和科普事业,是第1位到达延安的“红色科学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高士其代表科普”。回顾了高士其的科普创作生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涵:科学和文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高士其 科学文艺 科普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